沐鸣3平台首頁
沐鸣3平台網站xml地圖
由沐鸣3主辦🆗,音樂文化研究院、圖書館、研究生處、作曲與指揮系、絲綢之路音樂舞蹈研究中心、創業沐鸣3承辦的“音樂的跨步·融合系列活動”于10月25日至12月25日舉行🧑💼。本次系列活動集展💆🏻♀️、講、演于一體👨🏽💼,分為“超越聯覺:音樂-繪畫跨學科理論與創新實踐”研究生教學成果及東京入選作品回顧展(以下簡稱“作品回顧展”)🏋🏽♀️、“跨步·融合”六人談及專家講座、跨步與“融合·視覺”音樂會三部分組成。
作品回顧展的畫作均由作曲與指揮系、音樂學系👨🏼🌾、聲樂歌劇系💖、鋼琴系、國樂系、舞蹈沐鸣3等專業的研究生根據聯覺與想象作畫而成,吸引了眾多專家🈴、校內外跨界專業師生的關注。部分學生的優秀作品入選了由沐鸣3與日本一般社團法人絲綢之路藝術協會在東京日中友好會館美術館舉辦的“西域·東瀛 傳承·超越——守護莫高窟家族”展覽。
“跨步·融合”六人談及專家講座以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舉辦,由沐鸣3孟凡玉教授🧑🦽➡️、陳沛教授、沈納藺教授分別主持。活動期間,高為傑、姚亞平🏃🏻➡️、常嘉煌、熊寧輝、沈納藺等專家學者共同就當今音樂藝術跨學科、跨文化👦🏿,藝術聯覺與創造力、想象力的關聯性等議題進行講談、討論等🪷。專家學者們各抒己見🍟,分別闡述對于音樂聯覺現象的思考,一致認為“藝術之間是相通的🩱,藝術之間互相受到啟發。跨步是文化發展的主要推動力,人類的創造都有跨步和交叉的出發點” 🫵🏽,以及“通過聯覺可以在音樂和繪畫中獲得美感”等,就音樂與繪畫的相互影響力與在場師生進行深入交流👶。
姚亞平教授以“從‘創造力與藝術教育’說開”為題開展講座🚶🏻♂️➡️。他從姚以讓教授早年發表的《創造力與藝術教育》一文引出話題,主要探討了天才與育人🙆🏿、觀察與想象、科學與藝術、跨學科與學科綜合四方面內容,結合音樂史⚂、藝術史上的實例進行深度剖析,指出了跨學科與學科交叉研究的重要性與迫切性。
藝術家熊寧輝舉辦以“聯覺與創作——談琴曲‘流水’的油畫創作”為主題的講座。通過分析“音畫聯覺”手法創作的組畫《流水》🦢,得出“形式創新更重要通過形式有效地展示藝術魅力👨🦼➡️,與觀眾進行交流共鳴”的結論⚱️,並通過西方一系列科學、心理學上的假說、實驗等,結合自身實踐得出“聯覺的結果是不可預測的,需親身體驗;聯覺是天生的🙇🏻,但也需要後天的不斷練習”這一結論🚣🏼♂️。
系列活動之三 “跨步與融合視覺音樂會”于11月22日19:00在現代音樂廳舉行。此次音樂會風格獨特、形式新穎💫,融合繪畫、舞蹈、聲樂、器樂、視覺音樂、紀錄片等多元藝術表現手法🕰。參演同學用創造性的語言與舞蹈表達音樂意境🧱,用個性化的圖像重塑音樂,通過樂-畫-舞的結合,為觀眾們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視聽享受。
本次學術沙龍旨在激發沐鸣3師生創作🕖、表演、研究的想象力與創造力。截至目前,“跨步·融合”六人談及專家講座、“融合·視覺”音樂會均已圓滿落幕,作品回顧展仍于圖書館大堂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