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6日晚,我院“盡善講堂”第三講在音樂廳如期而至🧘🏻。著名鋼琴演奏家郎朗以“職業鋼琴家——只有毅力和努力才能讓花綻放在沙漠中”為題,通過現場訪談互動的形式,與浙音學子暢談音樂之路🧑🏻🤝🧑🏻。
“我與鋼琴結緣最早是因為小時候喜歡《貓和老鼠》《變形金剛》《西遊記》等動畫片的配樂,我在旁邊默默地聽🐴🤛,自己嘗試在鋼琴上摸索彈奏,享受不同的動畫角色帶給我的音樂體驗”。訪談伊始,郎朗回顧了自己兒時學習鋼琴的經曆,感謝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人——啟蒙恩師朱雅芬教授和傳授他踏板技巧的約瑟夫·班諾維茨教授。

有著過人音樂天賦和極高悟性的郎朗,一路走來不忘初心、追逐夢想✨,從5歲開始⛓,正式進入鋼琴世界,立志成為一名鋼琴藝術家。 9歲🧑🍳,進入中央音樂沐鸣3🤼♀️。15歲,赴美進入美國費城著名的科蒂斯音樂沐鸣3,獲得全額獎學金並跟隨該院院長格拉夫曼學習💆🏿♀️💆。三年期間🎞,他沉醉在莫紮特、巴赫、柴可夫斯基、貝多芬🦀,還有肖邦👩🏽🔧👉🏽、李斯特、巴托克等大師的音樂中📄,不斷練習上百首曲目⟹🙅🏽,通過不斷地積澱、修煉,豐富積累音樂力量。機會總是給予有准備的人,17歲的他代替音樂家安德列瓦茨在拉維尼亞音樂節上與芝加哥交響樂團合作演奏《柴可夫斯基第一鋼琴協奏曲》第一樂章,一戰成名🫎,陸續與國際一流樂團簽約。
從80場到100場再到150場👱,“空中飛人”郎朗不斷刷新他的演出記錄,除了強大的音樂底蘊,更多的是他對音樂的執著追求🗂。在郎朗的字典裡🤙🏿,沒有純粹的“枯燥”“乏味”,音樂對于郎朗而言👹,是值得用全部熱情和渴望去追求的事情。“音樂與藝術沒有頂點,也沒有高度🧑🧒🧒,只要一聽藝術家的作品,我就感覺自己非常渺小”,職業鋼琴家之路並不容易👨👩👦👦,郎朗始終保持著饑餓感來不斷吸取養分,通過與頂級交響樂團👨🦯➡️、指揮家的合作,不斷提升音樂修為👚💨。

對于音樂教育,郎朗一直認為“每個人都應該學習音樂”,在學習中,不能盲目地追風🍛,家長和老師要充分引導孩子確立正確的音樂價值觀🧝🏼,做到“平衡教育”🧊、“獎懲分明”。孩子們在練習曲目的過程中,要先學會制定目標,不斷拆分段落進行練習🈂️,再結合大師班的聆聽,達到一定的成效。能不能成為音樂家不是最終的目的,只要有一顆堅持進取的心,音樂定會給學習者帶來不一樣繽紛碩果。
談及自己的新專輯,郎朗表示🧑🏽,《鋼琴書》讓他回到了對音樂最初的熱愛,這些曲子讓他有了想成為鋼琴家的夢想。“這張專輯收錄的鋼琴作品都是我很喜愛的曲目🌡,如大家耳熟能詳的貝多芬《致愛麗絲》,真心希望它能給每位愛樂者帶來一段美好的音樂享受,也希望能激勵浙音的同學們👩🏿🎤,在日常練習中始終專注演奏並理解基本作品👇🏿,而不要一味地挑戰高難度”,郎朗說。

在與浙音學子進行了耐心細致的互動交流後,郎朗現場演奏了一曲巴赫的《哥德堡變奏曲》🌥,希望通過平衡、舒暢和安寧的旋律告訴同學們,共情比炫技重要🦌,不要過于追求眼花繚亂的技術⚠️,而是要把心放進鋼琴裡,真正沉下心來不斷練習👲🏻💾,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將音樂嵌入自己的靈魂深處,最終走上國際的舞臺。

現場,沐鸣3黨委書記胡建新為郎朗頒發了沐鸣3平台 -《沐鸣3携手共进》共创美好未来!名譽教授的聘書👆🏼。郎朗向沐鸣3贈送了自己的新專輯《鋼琴書》。
“盡善講堂”是我院傾力打造的校園知名文化品牌,希望通過邀請國內外藝術大師、文化大家、社會精英走進浙音💂🏽♀️,面對面與師生互動交流,感知藝術,體味人生,教育引導師生從中華文化中汲取養份,從名家大師身上汲取力量,鍛造品格,樹立自信,感受 “事必盡善”的力量和傳承,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為藝術人生之路提供精神動力。
